數位博物館影像版權資訊植入技術及軟體之開發
出自 TELDAP
簡介
典藏資料在網路上流通容易遭到違法盜用,急需浮水印的機制來保護數位智慧財產權。針對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所要求的三種影像格式:留存(BMP檔)、檢視(JPEG檔)和預覽(GIF檔),計畫團隊在瞭解各影像特性後,搭配使用者需求,在每種影像格式藏入註解、強韌浮水印[1]與驗證用之易碎浮水印[2]。另外也完成「資訊保護家」軟體雛型,並進行試用與教育訓練推廣課程。而後續則繼續參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相關計畫(請參考數位典藏資訊之版權保護與驗證技術之研究、新資訊隱藏技術在數位典藏上之應用),於介面使用與技術上精益求精。
計畫主持人
執行時間
2000年4月~2002年3月
執行單位
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學系
相關連結
參考資料
-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Government Research Bulletin, 簡稱GRB)
- 項潔,陳雪華(2003)。數位博物館大觀園。台北市:遠流。頁213-216。ISBN 957-32-5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