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

出自 TELDAP
於 2015年6月29日 (一) 02:25 由 Cxcdx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簡介

93年度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子計畫一)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高解析度數位典藏影像系統之整合開發研究計畫(子計畫二)

  • 當國際與國內正積極推動數位典藏系統建置之際,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典藏一萬一千餘件珍貴真品文物,收藏作品從宋代至今,包括黃庭堅、王陽明、何紹基、曾國藩、沈葆禎、康有為、溥心畲、黃君璧、張大千、林玉山、李梅樹、陳慧坤、馬白水、劉其偉、歐豪年等名家創作,非常值得優先完成高品質數位典藏系統的建置,以方便全球人士透過網站易於獲得我國傳統藝術在展示、教學、研究等效益。本計畫的參與人員長期關注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所研訂的各種方法與技術,本計畫除了建立近代與現代珍貴文物的數位典藏圖文資料庫與知識庫系統,完成相關文物的後設資料(metadata)建檔;並擬建立高解析度數位攝影系統,完成高品質RGB數位檔案作業示範與檢測準則,再以作業的色彩學技術,研究最新色視覺校色方法,建立校色樣本資料庫,提升數位影像的真與美。另外,同時思考亦研究數位典藏的加值應用以增進數位典藏的應用效益,甚至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94年度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總計畫(II)-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規劃與推動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II)-近現代珍貴文物藝術數位典藏內容研製

  • 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所典藏之近現代畫家水墨、水彩、油畫為對象,以具有歷史傳承與文化意涵的花鳥、人物、走獸題材,精選450件,以高品質數位影像進行數位典藏。數位化後則建立符合最新國際標準的文物詮釋資料,利用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建立,對本校文物進行整理,提供本校文物管理的一致性,作為將來展覽、主題式選件、文物維護等使用,以便於文物的欣賞、教學、研究、管理及出版等服務。第一年引進中央研究院資訊所開發之數位典藏書畫管理系統,與多媒體中心二套系統基礎下,持續研改系統以精進典藏管理功能。並加強數位博物館網站設計,以提供全體教、職、生、校友與外界各好的書畫賞析服務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聯合目錄系統需求,提供XML交換格式資料,滿足整合式查詢服務功能。此外,同時行數位典藏的加值應用(含數位學習)之研究,提昇數位典藏價值。

95年度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書法與抽象畫(III)

  • 華岡博物館館藏五萬餘件,其中一萬三千多件列為珍品收藏,以書畫最具特色,創作者主要為民國38年由大陸移居台灣暨海外畫家,以及台灣前輩畫家、少數明清書畫家等。至96年4月,華岡博物館書畫典藏已達4113件,為國內大學博物館中藝術典藏量之冠。
  • 華岡博物館為響應全球博物館數位化趨勢,93年起分階段展開館藏書畫數位化計畫。完成的數位影像及後設資料,將可提昇藏品展覽選件、保存維護、鑑賞、研究、教學、出版等之藝術價值,亦可用於加值利用、數位學習。至96年2月止,已完成典藏數位化作品1150件,包括達到複製畫等級的影像,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後設資料。
  • 華岡博物館數位典藏書畫類後設資料標準,依中央研究院後設資料工作組建議,採用CDWA (Categories for the Description of Works of Art)國際標準。為求與「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內容發展計畫書畫主題小組相關典藏計畫之後設資料語意相容,本計畫亦同時比對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之書畫類後設資料欄位及相關代碼表,並透過Dublin Core國際標準。

97年度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之研製(Ⅳ)-溥心畬書畫與手稿

  • 華岡博物館館藏五萬餘件,其中一萬三千多件列為珍品收藏,以書畫最具特色,創作者主要為民國38年由大陸移居台灣暨海外書畫家,以及台灣前輩書畫家、少數明清書畫家等。至97年10月,華岡博物館書畫典藏已達4124件,為國內大學博物館中藝術典藏量之冠。
  • 華岡博物館為響應全球博物館數位化趨勢,93年起分階段展開館藏書畫數位化計畫。完成的數位影像及後設資料,將可提昇藏品展覽選件、保存維護、鑑賞、研究、教學、出版等之藝術價值,亦可用於加值利用、數位學習。至96年止,已完成典藏數位化作品1150件,包括達到複製畫等級的影像,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後設資料。

98年度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V):台灣近現代名家書畫

  • 本計畫精選1886至1975年出生之台灣近現代名書畫家,包含1949年渡海來台者、本土畫家及藝壇新秀等之書畫做數位典藏。希望透過豐富精緻的典藏,使近現代台灣珍貴書畫藝術完整呈現,並持續增進在教學、研究、展示、管理以及文化藝術交流上的應用。
  • This project selects th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orks of contemporary Taiwan artists for digitization. Included are works from artists born between 1886 and 1975 whether of artists who come to Taiwan in 1949, of native artists, or of new artists. The project seeks to present Taiwa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works in their entirety, and aims to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materials in fields pertaining to education, research, exhibition, management, and cultural exchanges.

99年度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VI):台灣近現代名家書畫(下)

  •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創立於1971 年,是國內第一所綜合歷史、美術與自然科學的大學博物館。1999 年轉型以美術、歷史為主,包括近現代名家水墨畫、書法、油畫、水彩、中國歷代陶瓷、民俗文物及民俗版畫等,館藏豐厚而多樣。本計畫以豐碩的學術研究內容及高品質數位化影像建置書畫數位資料庫,期望透過此數位典藏系統,使近現代書畫藝術能完整呈現,並有效增進珍貴文物在教學、研究、展示、管理以及出版的應用。


計畫主持人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子計畫一)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II)-近現代珍貴文物藝術數位典藏內容研製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書法與抽象畫(III)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之研製(Ⅳ)-溥心畬書畫與手稿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V):台灣近現代名家書畫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VI):台灣近現代名家書畫(下)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高解析度數位典藏影像系統之整合開發研究計畫(子計畫二)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總計畫(II)-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規劃與推動


執行時間

  • 2004年4月~2005年3月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子計畫一)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高解析度數位典藏影像系統之整合開發研究計畫(子計畫二)
  • 2005年3月~2006年2月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總計畫(II)-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規劃與推動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II)-近現代珍貴文物藝術數位典藏內容研製
  • 2006年3月~2007年2月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書法與抽象畫(III)
  • 2008年3月~2009年7月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之研製(Ⅳ)-溥心畬書畫與手稿
  • 2009年8月~2010年7月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V):台灣近現代名家書畫
  • 2010年8月~2011年7月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VI):台灣近現代名家書畫(下)


執行單位

  • 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暨研究所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子計畫一)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高解析度數位典藏影像系統之整合開發研究計畫(子計畫二)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總計畫(II)-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規劃與推動
  •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II)-近現代珍貴文物藝術數位典藏內容研製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書法與抽象畫(III)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之研製(Ⅳ)-溥心畬書畫與手稿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V):台灣近現代名家書畫
    • 近現代珍貴文物數位典藏系統之研製(VI):台灣近現代名家書畫(下)


網站名稱

華岡數位博物館


網址

http://digitalarchives.tw/site_detail.jsp?id=141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