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數位典藏技術之開發與系統建構
出自 TELDAP
執行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所)
主持人
執行期限
2010年8月~2011年7月
計畫/網站簡介
- 本計劃之目的為配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Taiwan e-Learning and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TELDAP)」,結合國內色彩與影像研究,建立具有主題性及前瞻性的數位典藏技術。本計畫以開發多頻譜影像技術為主,其中包括影像的輸入、顯示與輸出的整合性系統,完成深具文化意義之國家文物的數位典藏,提升國家數位典藏技術之實力。
- 目前國內推動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多年,已有相當成就。唯要突破現況,進一步建立國際之名聲,仍需持續研發、測試相關數位影像系統,使數位典藏影像之技術更上一層樓。數位典藏影像技術中,色彩管理技術乃是當今影像工業、多媒體印刷、物體色工業、全球供應鏈、品質管制中重要的一環。二十年前,此技術尚未成熟時,產生的問題眾多;例如同類型不同影像設備廠商,或不同類型之影像設備(如照相機、列印機、顯示器、投影器、掃瞄器等)之影像擷取及影像顯示,均無法達到色彩精確複製之終極目的。
- 雖然色彩管理技術使色彩能達到無時空限制下之準確色彩複製效果,近代典藏工作色彩管理標準流程亦採用目前在歐美廣泛使用之國際色彩聯盟(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 ICC)系統,藉由流程標準化進行文物數位化典藏,達到文物準確複製,永久保存及文物修復之目的。但由於ICC色彩管理系統僅能在單一特定光源下保證色彩一致,因此只能應用於印刷相關行業(使用5000K色溫為標準光源),而不能在一般光源特性不一的普通生活環境使用,如家居、商店、辦公室、室外等等,造成不少限制與困擾。
- 為了達到在不同照明環境下,仍準確複製、保存文物的終極數位典藏目的,因此歐美也興起另一數位典藏之革命,欲使文物能在不同照明環境下,仍能身臨其境地將文物之外觀表現出來。本計畫即規劃開發以多頻譜為基礎之影像技術,進而應用於未來之數位典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