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在地化之研究及數位教材課程設計–從理論到應用"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TELDAP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0: 行 10:
 
:子計畫二:以寫作歷程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寫作課程設計(第二年)
 
:子計畫二:以寫作歷程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寫作課程設計(第二年)
 
:子計畫三:以字彙學習策略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詞彙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II)
 
:子計畫三:以字彙學習策略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詞彙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II)
 +
 +
=== 100年度 ===
 +
: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在地化之研究及數位教材課程設計─從理論到應用
  
  
 
== 主持人 ==
 
== 主持人 ==
 +
=== 98~99年度 ===
 
*子計畫一:[[吳靜芬]]
 
*子計畫一:[[吳靜芬]]
 
*子計畫二:[[鄭斐文]]
 
*子計畫二:[[鄭斐文]]
 
*子計畫三:[[莊閔惇]]
 
*子計畫三:[[莊閔惇]]
 +
 +
=== 100年度 ===
 +
*[[吳靜芬]]
  
  
行 21: 行 28:
 
*98年度:2009年8月~2010年7月
 
*98年度:2009年8月~2010年7月
 
*99年度:2010年8月~2011年7月
 
*99年度:2010年8月~2011年7月
 +
*100年度:2011年8月~2012年12月
  
  
 
== 網址 ==
 
== 網址 ==
[http://campus.iwillnow.org/campus/Homepage.aspx http://campus.iwillnow.org/campus/Homepage.aspx]<br>
+
*98~99年度:[http://campus.iwillnow.org/campus/Homepage.aspx http://campus.iwillnow.org/campus/Homepage.aspx]<br>
 
(此課程架構在淡江大學所建立的iWill Campus平台)
 
(此課程架構在淡江大學所建立的iWill Campus平台)
 +
*100年度:華語閱讀通[http://140.130.179.19/chinese/index.html http://140.130.179.19/chinese/index.html]
  
  
行 41: 行 50:
 
=== 99年度 ===
 
=== 99年度 ===
 
本網站包括了詞彙學習課程、寫作課程及閱讀課程的教材。詞彙的學習實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而透過閱讀卻能深化詞彙的習得以及獲取第二語言本身的文化知識,寫作則能更進一步運用詞彙的習得與第二語言文化知識來達成溝通的目地,並進而鞏固已習得的語言能力。各個課程亦提供詳實的教師手冊,方便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及了解每一活動背後的教學理念。此課程架構在淡江大學所建立的iWill Campus平台,華語教師及學習者可申請免費帳號,即可進行教學及學習。
 
本網站包括了詞彙學習課程、寫作課程及閱讀課程的教材。詞彙的學習實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而透過閱讀卻能深化詞彙的習得以及獲取第二語言本身的文化知識,寫作則能更進一步運用詞彙的習得與第二語言文化知識來達成溝通的目地,並進而鞏固已習得的語言能力。各個課程亦提供詳實的教師手冊,方便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及了解每一活動背後的教學理念。此課程架構在淡江大學所建立的iWill Campus平台,華語教師及學習者可申請免費帳號,即可進行教學及學習。
 +
 +
=== 100年度 ===
 +
本網站包括了詞彙學習課程、寫作課程及閱讀課程的教材。詞彙的學習實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而透過閱讀卻能深化詞彙的習得以及獲取第二語言本身的文化知識,寫作則能更進一步運用詞彙的習得與第二語言文化知識來達成溝通的目地,並進而鞏固已習得的語言能力。各個課程亦提供詳實的教師手冊,方便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及了解每一活動背後的教學理念。
  
  
行 46: 行 58:
 
[[Category:98年度]]
 
[[Category:98年度]]
 
[[Category:99年度]]
 
[[Category:99年度]]
 +
[[Category:100年度]]

於 2012年11月28日 (三) 07:35 的修訂

執行單位

  • 國立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

98年度

子計畫一:以閱讀差異分析法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閱讀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
子計畫二:以寫作歷程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寫作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
子計畫三:以字彙學習策略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詞彙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

99年度

子計畫一:以閱讀差異分析法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閱讀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II
子計畫二:以寫作歷程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寫作課程設計(第二年)
子計畫三:以字彙學習策略實證研究為基礎之互動多媒體初級華語詞彙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II)

100年度

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在地化之研究及數位教材課程設計─從理論到應用


主持人

98~99年度

100年度


執行期限

  • 98年度:2009年8月~2010年7月
  • 99年度:2010年8月~2011年7月
  • 100年度:2011年8月~2012年12月


網址

(此課程架構在淡江大學所建立的iWill Campus平台)


計畫/網站簡介

98年度

  • 子計畫一
本三年期研究計畫將以東南亞外籍生為研究對象,以閱讀差異分析法 (miscue analysis) 探究外籍生華語閱讀學習之難處,並發展有效的華語閱讀教學模式,並且透過多媒體之特點,提高華語閱讀學習效率。其華語詞彙學習過程。在總計畫說明中提及目前來台學習華語的國際學生中,亞洲學生最居,其中又以東南亞外籍生如印尼、越南及馬來西亞為首,故針對此族群設計出一套教學模式是迫在眉梢。
  • 子計畫二
歷程導向之華語寫作教學,相較於其他教學法,對初階語言學習者而言更為重要。初階學習者不僅對華語的掌握度不如較高階的學習者,在華語的寫作經驗、對各式文體的篇章結構的熟悉度、及中文的特有的修辭結構等,亦相對薄弱。因此若能在不同的寫作階段,提供學生適時的協助,將有助於減輕必須同時處理多重面向訊息的負擔,減低華語寫作的恐懼與排斥,奠定華語寫作基礎,並進一步提升華語寫作能力。為達成上述目標,本計畫規劃為三年期研究,第一年著重於探討亞洲華語學習者之寫作歷程,第二年將運用第一年之研究成果,發展互動多媒體初級寫作課程,第三年將此課程實施於本校華語文寫作教學,衡量其教學成效,以改進本課程設計。
  • 子計畫三
研究者提出此三年期勘探研究計畫,本計畫採用混合式(Mixed Methods)研究方法,透過有系統地量化與質化的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深入探究外籍生華語詞彙學習之難處,進而教授適當之詞彙學習策略,並發展有效地華語詞彙教學模式。第一年研究計畫之目的為探討外籍生其詞彙習得過程,以東南亞外籍生華語文班之個案研究,探究其華語詞彙學習策略並深入了解其第一語言對學習華語詞彙之影響;第二年研究計畫則以第一年研究發現為基礎,發展一套華語詞彙教學模式,教學重點將於辨字及認讀,目的強化文字,字音與字詞的連結; 第三年研究計畫則將所發展的華語詞彙教材數位化,透過多媒體之特點,提高華語詞彙學習效率。

99年度

本網站包括了詞彙學習課程、寫作課程及閱讀課程的教材。詞彙的學習實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而透過閱讀卻能深化詞彙的習得以及獲取第二語言本身的文化知識,寫作則能更進一步運用詞彙的習得與第二語言文化知識來達成溝通的目地,並進而鞏固已習得的語言能力。各個課程亦提供詳實的教師手冊,方便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及了解每一活動背後的教學理念。此課程架構在淡江大學所建立的iWill Campus平台,華語教師及學習者可申請免費帳號,即可進行教學及學習。

100年度

本網站包括了詞彙學習課程、寫作課程及閱讀課程的教材。詞彙的學習實是閱讀與寫作的基礎,而透過閱讀卻能深化詞彙的習得以及獲取第二語言本身的文化知識,寫作則能更進一步運用詞彙的習得與第二語言文化知識來達成溝通的目地,並進而鞏固已習得的語言能力。各個課程亦提供詳實的教師手冊,方便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及了解每一活動背後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