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歷史印記-數位典藏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

出自 TELDAP
於 2013年5月15日 (三) 07:50 由 Cxcdx (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2個修訂: 分類:100年度)

前往: 導覽搜尋

執行單位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主持人

徐慧民


執行期限

  • 99年度:2010年8月~2011年7月
  • 100年度:2011年8月~2012年12月


計畫/網站簡介

99年度

  • 嘉義舊監獄為目前全球僅存的兩座「賓夕凡尼亞式」放射狀建築之一,堪為全球形制特殊之代表建築,更是臺灣監獄史上的百年見證。因為久無人居,局部缺損與材料劣化、蟲及生物性菌破壞、熱帶季風氣候與位處於地震帶等等地理因素,讓嘉義舊監獄暴露於危機之中。本計畫乃針對此一建築與環境空間等相關領域,進行歷史、影像與建築結構的數位保存。

100年度

  • 國定古蹟嘉義舊監獄從日治時期設置到今日,經過數次的增建,形成一近代建築工法演變的展示聚落,也是監獄建築的活化石。若從建築史研究角度,其規劃理念、空間型態、構造工法和使用的建材均具各個時期的代表性,相當具有建築研究和建築專業教育的價值。而其人文歷史的內涵,則是嘉義地區民眾的共同記憶,也是獄政、法治和矯治教育的歷史窗口。
  • 本計畫於第一年期(99年度),配合園區的修復工程,預定完成園區3/7的區域的建築及史料特寫,建築模型、模型結構分析動畫檔等。而由第一年期計畫實施的經驗來規劃本年期計畫,本團隊除繼續完成全區環場影像、特寫、3D模型等資料,以建構園區實境導覽網站外,更將多角度,更真實的記錄嘉義舊監園區和各建築體,這些資料也是未來保存修復的依據,以及可以提供學術研究、教育、文化、法治、建築、歷史等領域的利用。
  • 執行本計畫的基本成員是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有形文化資產中心的研究生和專題生。有形文化資產中心,主要是文資系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和地景保存和再利用專業的教師於系上所共同設立。另外本系還有廖志中教授是大木作的專家。因此本計畫除有系上人力的支援,還有系上相關測繪和記錄設備作為後盾,尤其本系文物數位化保存實驗室和影像工作室在本計畫中,也協助相關720環場攝影及影像後製處理的經驗提供。而本計畫的執行除影像和測繪技術外,另外還牽涉嘉義舊監和獄政發展的歷史,及日治時期建築還有數位化資料的展示和保存等專業。所以本計畫還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指導本計畫的執行,有他們的加入讓本團隊更有信心可以推動本計畫,順利獲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