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數位典藏收集計畫
出自 TELDAP
執行單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位科技設計學系(含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
主持人
執行期限
- 98年度:2009年8月~2010年7月
- 99年度:2010年8月~2011年7月
網站名稱
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科書數位典藏收集計畫
網址
http://taiwan-arts.ntue.edu.tw/
計畫/網站簡介
98年度
- 本計畫著重於日治時期政府對台施行之「美術教育」(當時稱「圖畫教育」)政策。該時期史料多因戰爭、人為等因素而遺失,極少被外界發掘。本計畫對其進行彙集、統整,特別針對台灣人民所就讀的(漢人)公學校、原住民(蕃人)公學校以及大和民族(日本人)就讀的小學校等,突顯三種不同民族之間的差別學制、不平等教育政策。意義與影響在於,扮演了開創台灣近代美術運動的決定性角色。
- This research project focuses o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educational policy in Taiwan, particularly “arts education” (known as “drawing education” at the time). Many materials from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have been lost due to war or human error, with the result that pre-war art textbooks are now rarely discussed. This project seeks to collect and organize art education-related material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different and unequal educational systems established for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in Taiwan—public schools for the Taiwanese (the Han), public schools for indigenous peoples (the Tribes), and private schools for the Yamato (the Japanese). Early art education has been influential in the modern art movement in Taiwan and is particularly worthy of our attention.
99年度
- 本研究計畫著重於日本統治時期,政府對台施行之教化政策,特別針對「美術教育」(當時則稱為「圖畫教育」)。尤其是該時期史料,多因戰爭、人為等因素而遺失,戰前美術教課書更已殘破零碎,亦極少被外界發掘。本計畫對其進行彙集、統整,特別針對台灣人民所就讀的(漢人)公學校、原住民(蕃人)公學校以及大和民族(日本人)就讀的小學校等,突顯三種不同民族之間的差別學制、不平等教育政策。這五十年當中文化上所生火花的重要意義與影響在於,扮演了開創台灣近代美術運動的決定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