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 的原始碼
←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 執行單位 ==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 :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所)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II) :中臺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 主持人 ==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 :[[陳永福]]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II) :[[詹博州]] == 執行期限 ==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 :2007年3月~2008年2月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II) :2008年3月~2009年7月 == 網站名稱 == 台灣民俗文物館 == 網址 == [http://www.folkpark.org.tw/ http://www.folkpark.org.tw/] == 計畫/網站簡介 == *民俗的重要性可由Alan Jabbour於美國民俗協會第100周年年會的演說中具體呈現,該演講陳述“民俗的價值反映在先人塑造我們的神聖使命上,也反映在我們所繼承的核心價值中,這些核心價值必定會在未來展現且繼續發揚光大”。此所述之“民俗”可能涉及未經證實且普遍存在於一般民眾觀念中的非實質信仰、傳說及習俗,或是廣泛影響一般民眾生活方式的實質文物、工藝、技藝及儀式。 *台灣民俗文物館之館藏文物超過1400件,依其生活方式及功能分類,可分為:生產工具、飲食生活器具、衣飾文物、居住用具、交通與運輸、文房用具、宗教禮俗、藝術與遊樂、文獻書契、原住民文物、席德進珍藏文物等十一類。 *本計劃研究動機為: #台灣民俗文物館網站將是科技和人文的結合、是傳統與創新的結合,符合學校與社區及全人教育、通識教育之精神。 #近年來,文物數位典藏大多數只著重於文物之[[數位化]],並不強調文物的製造技藝或使用這些文物的相關技巧;另外,各種民俗儀式步驟都富有其相關精神意涵,其每一個步驟皆具有特定的意義。因此,不同於民俗文物之典藏,民俗活動之步驟呈現必須利用視訊才得以完成。 *本計畫之目標為: #建置台灣民俗文物館高品質之導覽網站,讓民眾透過網際網路了解台灣民俗文物館所提供的文化資訊。 #進行包括民俗技藝(Crafts)、技藝(Skills)、儀式(Rituals)等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 *本計劃為二年期計劃,第一年將著重於民俗工藝及民俗技藝等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工作,第二年將著重於民俗儀式等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工作。我們已經初步完成台灣民俗活動之先期研究並已發表初步成果,藉由參加國家[[數位典藏計畫]],利用國家數位典藏計畫第ㄧ期所發展完成之相關視訊典藏技術將民俗活動依步驟予以數位化,保存民俗工藝、民俗技藝及民俗儀式。 [[Category: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 [[Category:96年度]] [[Category:97年度]]
返回至
台灣民俗文物及民俗活動之數位典藏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