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部落傳教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的原始碼
←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部落傳教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 執行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暨研究所 == 主持人 == [[王梅霞]] == 執行期限 == 2011年8月~2012年12月 == 網站名稱 == 台灣天主教傳教文獻數位典藏網站 == 網址 == *[http://www.riccibase.com/archive http://www.riccibase.com/archive] *簡介:[http://digitalarchives.tw/site_detail.jsp?id=5414 http://digitalarchives.tw/site_detail.jsp?id=5414] == 計畫/網站簡介 == *據統計,台灣原住民天主徒約有十二萬人,佔台灣總人口數僅約0.52%。但若與台灣天主教徒人數相較,可發現原住民在台灣天主教人口中佔了五分之二。尤其在1950-1968年間,有十萬以上的原住民皈依天主教,可謂台灣基督宗教的「另類奇蹟」,也塑造了台灣天主教傳教史與原住民族群之間的獨特的歷史連結。 *此外,1968年「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天主教禮儀與信仰的本位化(inculturation)成為教會牧靈的重點,許多傳教士皆開始編纂原住民族語的詞典、聖經、禮儀經文、聖歌等等。對天主教傳教士而言,原住民傳統的祭儀、樂舞與文化質素,亦是神所賜予的禮物,而非傳播福音的障礙。因此,由傳教士和當地人合作編纂的族語禮儀本,可說是天主教與原住民文化融合與轉化的見證。 *再者,天主教在原住民部落之傳教歷史,與世界許多其他地區相較,可謂相當特殊。如南美洲及大洋洲的基督宗教的蓬勃發展多為受到殖民宗主國的影響,但台灣的天主教傳教黃金時期卻是在殖民國退出統治後,由西方傳教士與及由中國避戰而長居台灣的傳教士以及本地傳教員共同創造。這其間的歷史遇合,置放於基督宗教與原住民之跨國研究脈絡下,亦具有顯著之特殊性。 *本計畫擬進行[[數位化]]的文件約包括阿美族、布農族、排灣族、泰雅族及卑南族語之彌撒經本,多為傳教士與當地原住民傳道員與教友共同合作編纂。此外尚有原住民部落傳教之重要修會傳教士所撰寫之傳教報告,呈現了天主教──此一普世性的基督宗教與台灣原住民宗教相遇、融合與轉化的歷史。 == 相關計畫 == 99年度:[[天主教耶穌會在台灣1950-2000傳教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Category:數位內容公開徵選計畫]] [[Category:100年度]]
返回至
台灣天主教原住民部落傳教文獻數位典藏計畫
。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