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典文學家張達修手稿數位典藏計畫
出自 TELDAP
執行單位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
主持人
執行期限
2011年8月~2012年12月
網站名稱
台灣古典文學家張達修手稿數位典藏計畫
網址
計畫/網站簡介
- 靜宜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為中部地區各院校中,甚早成立運作之「台灣研究中心」。成立之初,便受學者鈴木茂夫所託,收藏其重要著作與多年蒐集之史料文獻(已出版專書),並珍藏有台灣文藝重要編輯史料;2006年,另闢立口述歷史工作組,以庶民史觀為核心,著手數個口述計畫,並建立資料櫃,規畫更具系統之史料收集室。長期以來,本中心工作目標即重視台灣文史資源之保存,同時,以作為中部地區學術資源分享平台為己任,力圖結合中部地區各校專業研究者,建立學術交流平台。透過專案執行,建立中部(海線)地區台灣文史研究社群,強化台灣學研究之基礎。
- 2007年起,本中心連續四年受教育部人文革新計畫補助,執行「台灣文獻經典研讀計畫」,內容包含古籍文獻、日記、書信、傳記等,繫聯中部地區不少學者參與;因此系列計畫曾進行張達修綠島家書之文獻研讀,而與張達修兒女張振騰、張翠梧相識,得知張達修手稿保存相當完整、且數量豐厚,並透過張達修先生高足──林文龍,對張達修手稿的典藏、謄錄情形,而有完整細膩的理解。
- 有鑒於張達修手稿資料的重要性,秉持著長期保存、延續文史資料的良知,在獲得家屬同意後,本中心著手構想協助公開這批出土文獻,以健全相關研究史料,以及永續經營中部文史資源。因此,在相關資料彙集清楚完整後,開始研擬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進行張達修手稿之數位化典藏,提供線上開放之功能,保存國家重要手稿資源,讓一般國民與研究者,皆能透過張達修手稿,對日治時期(中部地區)的社會脈動、戰後初期的台灣社會情勢,有所理解、對照認識,厚實台灣古典文學史、台灣史的研究材料,亦使整體達到學術資源多元共享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