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台灣攝影文化的歷史座標-Part 1:日治時期的營業寫真館及業餘愛好者(1895~1945)作品蒐研暨數位典藏計劃」" 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 TELDAP
小 (2個修訂: 分類:100年度) |
|||
行 1: | 行 1: | ||
== 執行單位 == | == 執行單位 == | ||
− | + |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 | |
== 主持人 == | == 主持人 == | ||
− | + | [[高志尊]] | |
行 13: | 行 13: | ||
== 網站名稱 == | == 網站名稱 == | ||
− | + | 意象.台灣 | |
== 網址 == | == 網址 == | ||
− | + | [http://digitalarchives.tw/site_detail.jsp?id=5418 網站成果資源:意象.台灣] | |
− | + | ||
於 2015年7月3日 (五) 07:18 的最新修訂
執行單位
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
主持人
執行期限
- 99年度:2010年8月~2011年7月
- 100年度:2011年8月~2012年12月
網站名稱
意象.台灣
網址
計畫/網站簡介
99年度
- 本計劃在取得珍貴的台灣日治時期營業寫真館及攝影家作品授權後,進行數位化典藏與資料庫建置作業。已完成之12000件數位典藏成果,除上傳國科會聯合目錄,並建置供大眾瀏覽的網站,開放己完成詮釋的數位圖檔及資料(Metadata),建立一條可供各文化階層運用的管道。期能有助於台灣攝影史之完整建構,促使研究者及民眾對本土攝影藝術進一步之認識與了解,深化這塊土地共有的記憶平台。
100年度
- 99年度八月起本計劃與「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合作,取得攝影家及珍貴的台灣日治時期營業寫真館之授權,進行底片和相片的數位化典藏與資料庫建置工作。99年度第四季達成率96%以上,預估100年七月底可如期完成12000張影像作品數位化建檔、網站建置、成果之權利盤點等工作。
- 100年度的計劃內容擬持續以「PartI:日治時期的營業寫真館」為數位典藏的範圖,並將擴展單一主題的深度,加入「日治時期寫真留學群像」、「日治時期寫真登錄制度下台灣藉攝影家」、「台灣大家族影像」等作品之數位化典藏。期許本計劃團隊能再接再厲,於第2年度完成40000張作品數位化及Metadata建置、成果之權利盤點等工作。
- 預期完成之數位典藏成果,除配合國科會建立數位化資料庫外,並計劃建構提供一個大眾得以瀏覽的網站,開放己完成詮釋的數位圖檔(Metadata),建立一個可供各文化階層參考、使用的資料平台,期望能有助於台灣攝影史之完整建構,促進民眾及研究者對本土攝影藝術之認識與了解,深化這塊土地共有的記憶平台。
- 由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副教授暨主任高志尊擔任計畫主持人,帶領工作團隊,進行計劃執行、人力調配、資源整合與溝通協調等工作。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助理教授王開立為本計劃共同主持人,率領研究團隊指導建構計劃成果網站與資料庫等資訊技術。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負責人簡永彬為計劃研究人員,主要進行田野調查、藏品整理、影像處理及數位化資料建檔等繁複工作。本團隊三人為主要核心人物外,另有專、兼任助理與工讀生達10人以上,使計劃有效率的實際掌握與執行。